彩人间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依靠體制創新實現共贏



       校企共贏的體制保障

  職業教育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實踐性和社會性,是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社會進步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提高職業教育機械創新實驗設備,樓宇實訓設備,過程控制實訓設備,電機實訓設備,電梯實訓設備等專業的育人質量,必須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近年來,各地各職業院校雖然都在積極嘗試探索,但校企合作效果卻并不理想,推行過程也并不順利,普遍存在著學校熱、企業冷的現象,致使校企合作徒有虛名、難以為繼。

  校企合作難于有效開展的深層次障礙在于制度缺失,因而必須從改革辦學體制入手進行根本性突破。學院章程明確規定,“采取股份制辦學,企業化管理,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以探索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產業化的有效途徑”。建校伊始,學院就積極倡導企業、行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來,借鑒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辦學模式,成立了由企業、政府、高校等機構組成的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院嚴格按照“行業領軍企業、著名品牌、實力雄厚、社會責任感”四大標準聘請董事,企業、高校和政府在董事會席位中分別占到67%、26%和7%。企業董事中,包括德國博世、芬蘭諾基亞、荷蘭飛利浦、韓國三星、美國AMD等在內的跨國行業巨頭,占董事企業的80%,形成以外企為主體的董事會。董事會有效融合了政府、企業和學術等資源,從政策、經費、專業等方面為學院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尤其是對學院的發展戰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董事會主要行使7項職權:負責公開招聘院長、副院長;聽取和審議學院的工作報告和其他提案,包括學院的年度工作目標和近遠期規劃;執行股東會決議;推薦決定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審議董事提交的議案和其他動議及附議;審議學院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審議學院的基本管理制度。

  董事會從制度層面解決了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從根本上保證了學院“為外資企業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員工”的目標精準不偏,保證了學院的辦學方向不會偏離企業的需求,為校企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制度平臺。

  校企共贏的理念支撐

  學院從建校之初就導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領域的“親商理念”,并將其明確為“親企理念”。學院全面貫徹“企業的需要,我們的目標”的辦學宗旨,全心全意為企業提供優秀的技術員工,承擔企業在崗員工的培訓,積極嘗試與企業在產學研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進而實現學院與企業共同成長。學院領導多年來堅持每年春秋兩季定期走訪企業的制度,了解企業需求,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

  在領導層解決好溝通問題的同時,學院各職能部門全力跟進,與企業相關部門或人員建立無間隙對接,努力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學院管理團隊定期走訪企業、加入外企總經理俱樂部、參加美商協會和德國商會活動,頻繁的企業走訪、與企業人員的密切來往,不僅保證了企業文化和專業技術層面上的交流,還保證了全體教職工在價值、行為和情感上能從企業的角度進行思維,成為一個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學術人。

  為了與企業對接,學院還設立了專門處理校企合作事務的部門——事業發展部,主要負責聯絡企業,搜集企業需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落實到學院各職能部門和教學系部,成為學院校企合作的橋梁和樞紐。學院依此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資本,不斷編織越來越大的校企合作網絡。

  校企融合的運營機制
 

  校企合作的通暢運行,離不開必要的機制保障。其中,明確責任分工基礎上的校企之間全流程對接尤為重要。

  專業開發與產業需求對接。每年春天組織對企業進行較大規模走訪,調查企業用人需求結構的變化,制訂專業調整方案和招生計劃。平均每年調整2至3個專業,現有的43個專業全部面向蘇州外資企業最緊缺的行業。

  教學計劃與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對接。在系部層面,各系都成立了以企業人事經理為主的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企業崗位技能和綜合技能的要求,制訂和完善課程體系設計、實踐教學比例、頂崗實習安排等,動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資源配置與企業工作現場對接。專業教師主要面向企業一線招聘,75%的教師有5年以上產業經驗;實踐教學設備基本與企業同步,共建154間“教學工廠”;專業課程全部按照24人進行小班教學,幫助學生盡早適應未來職場上的組織規模;始終堅持全員5S考核和師生末位淘汰制度,有效激發師生的學習熱情、自主管理能力和進取意識。

  教學實施與企業質量控制體系對接。自2004年開始,學院通過ISO9001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把客戶需求列為關注焦點,把過程控制、持續改進作為教學實施的基本原則,實現學術標準與產業標準的融合。

  科研課題與企業技術攻關項目對接。職業院校的科研如果遠離企業和市場,則無異于閉門造車,不僅出不了成果,也不會受到企業歡迎。學院在實施“訪問工程師”計劃的同時,立足產業和市場實際,依托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主動將企業的技術攻關項目引進教學與科研,既服務和回報企業,又培養教師的研發能力,并讓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求知進步。

  教學質量評估與客戶滿意度調查對接。學院堅持每年對教學、學生服務、后勤服務三大系統進行學生滿意度調查,每年對用人單位進行企業滿意度調查,通過內外兩個客戶滿意度調查,及時改進服務工作,持續不斷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以市場化的專業開發機制為例,大體分為五大步驟:第一步,每年都要根據蘇州工業園區產業結構調整,開展市場調研,對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進行分析,制訂專業開發計劃和調整招生計劃;第二步,根據崗位技能和綜合技能進行教學策劃,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第三步,根據生產環境和職業素養要求完成教學資源配置,確定“教學工廠”與“5S”考核的教學內容和方案;第四步,借鑒ISO質量管理體系對教學管理進行過程控制,并制訂績效考核標準;第五步,通過企業跟蹤,定期組織客戶滿意度測評,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從而使人才培養流程得到持續改進。市場化的專業開發,使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高度匹配。

  校企融合的深交路徑
 

  校企雙方需求一致,是建立良好校企合作關系的動力源泉。院校與企業只有建立起相互依存、同步發展的合作關系,才能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其中,產教研合作堪稱校企“深交”的重要路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校企合作有了比較深遠的認識,更愿意與職業院校進行長期的戰略性合作。在他們眼里,校企合作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做生意,也不是一錘子買賣和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種長期的互利互惠協作。因此,他們不會斤斤計較于一時的得失與盈虧,而會把眼前的付出當成一種長線增值的投資。這種策略就是產教研層面的合作,多年來學院正是一直致力于與合作企業共同探索產教研層面的深層次合作。

  以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為例,學院與該公司的攜手始于2002年,校企之間的合作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以感情為基礎、以人才供給為特征的“訂單教育”階段;二是以服務為紐帶、以互惠為特征的“培訓外包”階段;三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深度融合為特征的“產教研合作”階段。

  三星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落戶不久,因新品開發、生產線擴容需要,急需大量專業對口的員工,學院瞄準企業需求,積極實施訂單教育。此后,隨著企業新員工的不斷增加,新員工的崗前培訓任務越來越多,學院又與三星公司簽訂長期的培訓合作協議。多年來,學院共為三星公司提供員工培訓超過14萬人時,學院同時成為三星公司的人才供給基地和員工培訓基地,校企合作出現“雙向外包”的喜人局面。這一合作案例曾被三星公司全球總部評為“最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三星公司的中方總裁也因工作創新而受到總部特別嘉獎。

  在后續的合作實踐中學院逐步發現,“訂單教育”因局限性較大,早已過時,而“培訓外包”的技術含量又較低,很難締結緊密型的校企合作。于是,借助于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學院自2005年起與三星公司達成攜手研發的戰略合作協議。2005年,三星公司向學院贈送價值200萬元的芯片封裝設備和SMT生產線,學院則按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配套投資60萬元,裝修了防靜電車間、潔凈室等生產性實訓場所,從而建成國內高校第一個電子表面組裝技術專業和具有真實工程環境的微電子技術實訓基地,首開校企共建專業和共建專業實訓基地之先河。

  2010年2月,學院與三星公司再次舉行設備捐贈暨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揭牌成立“三星設備技術研修中心”。三星公司直接從生產線上將正在運行的價值380萬元的設備捐贈到學院的三星設備技術研修中心,為專業技術項目研修提供載體,開始“設備換科研”的戰略合作嘗試。在三星設備技術研修中心,學院的微電子專業教師與三星公司的工程師共同進行設備改造研發,為企業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升級提供技術支持。雙方聯合申報成立“江蘇省微電子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并通過教育部、財政部評估,成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微電子技術專業實訓基地。2012年9月,三星公司一次性向學院捐贈價值3000多萬元的電子半導體設備,共同組建了三星公司在大中華區設立的首家工科類企業大學——“三星工科大學”,以產教研合作助力企業技術升級。(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長)

  校企融合的終極保障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早成共識。這些年,各地各校在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推進,取得不少可喜可賀的成績,對于促進職業教育與企業行業對接,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總體上看,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卻并不令人滿意,學校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也相當大。雖然報紙上校企合作的新聞天天都有,雜志上校企合作的經驗論文期期不缺,但真正稱得上“融合”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卻并不多見。

  要說校企合作,肯定沒有一所學校甘于承認自己沒經驗沒成績,但要說校企融合,恐怕沒有多少學校有底氣認為自己找到了真經。筆者走訪過很多職業院校,大多數學校是形式大于內容、虎頭大于蛇尾,甚至僅僅停留于簽字、握手、照相、宣傳等浮淺層面,而少有實質性跟進。原因何在?因為有些學校還沒厘清真正的校企融合應該由誰來做、如何去做、具體做些什么。

  研判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實踐,我們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推行校企合作,尤其是促進校企融合,必須有配套的制度跟進,科學、系統的制度設計是推進校企融合的重要保障。

  一是學院領導重視。每年春天組織對企業進行大規模走訪,調查企業用人需求結構的變化,制訂專業調整方案和招生計劃。將學院領導定期走訪企業作為制度進行固化,既充分體現了領導高度重視,也凸顯了各負其責的制度設計。在中國的國情下,學院領導的真正重視,是校企合作從口號走向務實的基礎保障。

  二是明確職責分工。在校企合作中,領導“牽線”只是開了個好頭,關鍵還要有人去積極落實。在很多學校,校企合作是招生就業部門在管,潛意識中,與企業合作就被看成是招生就業部門的事,而不是全校性的大事,在這樣的組織框架下,校企合作的推進效果可想而知。在學校層面成立專職部門,統領全校校企合作,并當成“事業發展”來重視,著實難能可貴。

  三是鎖定實施路徑。現實中,校企合作之難,并不在于企業不愿意合作,而更在于企業不知道如何與學校合作,缺乏共同感興趣、也能實現共贏的路徑。蘇州工業園區職院的6個“對接”,在今天看來并不新奇,很多的期刊論文和政府文件中都有闡述,但作為一項持久的探索,其積累過程無疑凝聚著該院的創新智慧。一旦目標和路徑鎖定,校企合作自然就變成了流程化的跟進、制度化的實施,此為推進校企合作極為寶貴的軟件資源。

  四是應時拓展深度和廣度。與時俱進,分階段推進校企合作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校企合作初級階段的特征一般是校企共辦訂單班、共建實訓基地和頂崗實習基地;中級階段的特征是通過辦學體制機制上的創新和改革來確保校企深度融合、產學合作辦學;高級階段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提升職業院校面向現代化主戰場的直接貢獻率。

  六大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顯著成效,得益于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于制度創新的鼓勵。在股份制辦學的框架下,學院積極創建現代高職院校的法人治理結構,采用企業ISO9001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根據蘇州工業園區外商投資企業的需求,形成6種比較穩定的校企合作模式。①BOSCH模式——學徒制教育:即學院為企業提供定向班學員和企業訂單培訓;②CHARMILLES模式——使用權共享:即公司在學院展示新設備,借助學院的對外交流平臺推廣新產品,同時給予學院設備使用權;③PHILIPS模式——共建實驗室:即企業與學院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建實驗室,共同培養企業所需員工和進行研發活動,實驗室既是學院學生的教學實訓場所,又是企業員工培訓和科研的基地;④SAMSUNG模式——培訓換設備:即企業向學院贈送設備,學院以培訓服務回報企業;⑤依維特模式——引企業進校園:即學院根據核心專業設置引相關企業進校園,完善校內實訓體系的核心技術價值鏈;⑥脈特模式——產教研一體化:即企業與學院共建教學系部,教學部門與生產部門融為一體。

  教學管理柔性化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礙,在于學校的教學安排與企業的運轉規律不能保持一致,導致工學結合學習模式因時空錯位而無法實施。為積極推進校企有效合作,同時保證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流程同步,使教學案例來自生產一線、項目的選題契合企業真實需要、項目成果能在實踐中得到及時檢驗,學院變“剛性管理”為“柔性服務”,根據企業生產的需要靈活調整學習模塊,使教學的組織變得柔性化。在實訓室管理上,采取開放式的管理制度,為學生進行項目制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在作息時間安排上,根據項目的要求,進行靈活調整,充分保證學期項目實施的要求。在學習資源建設上,加大對電子化學習中心的建設,根據項目開發要求,及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為學期項目的開發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資料。在教學組織上,以七至八周為學段教學單位,縮短教學周期,適應柔性化管理。在課程安排上,動作技能類課程安排在一個學段中,心智技能類課程按基礎與提高兩個部分分別安排在兩個學段中,職業素質類課程則結合學生素質形成特點分解在各學段中,并根據學期項目的需要,串行或并行安排學段課程的學習順序,直至編排學生的個性化課表。在項目實施上,通過項目周進行中期檢查、項目總結與評價。學院的組織架構也趨于扁平化,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柔性化管理系統和應變機制,在時間安排、地點選擇、課程調整、實習管理、就業服務、在崗培訓等方面能夠及時滿足來自企業的需求。

我們的優勢: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標準流程 標準流程 有效溝通有效溝通專業管理 專業管理客戶視圖 客戶視圖優秀團隊優秀團隊品質保證品質保證無憂售后無憂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設備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懷天下
生產基地:上海松江工業園
銷售中心:上海市普陀區祁安路88-6號
業務電話:021-56311657 , 56411696 , 業務傳真:021-56411696 公司郵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學設備廠 滬公網安備 31010702001294 號
彩神-彩人间 三分快3-彩人间 网信快3-彩人间 手机购彩-彩人间 快盈彩票-彩人间 购彩中心-彩人间 凤凰快三-安全购彩 优信彩票-彩人间 网信彩票-彩人间 趣购彩-彩人间